一场本应聚焦青年球员竞技水平的国际友谊赛,因场外争议蒙上阴影,据德国权威媒体《图片报》报道,在法兰克福U19与利物浦U19的比赛中,有现场观众指控法兰克福青年队球员使用种族歧视词汇攻击对手,但这一说法遭到法兰克福俱乐部的严正否认,事件引发足坛对青训赛事纪律与反歧视议题的再度关注。
当地时间本周三,法兰克福U19与利物浦U19在德国黑森州进行了一场封闭热身赛,比赛本身以1-1平局收场,但赛后社交媒体上流传出匿名爆料,称法兰克福某球员在对抗中对利物浦黑人球员使用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侮辱性语言,爆料者自称是现场工作人员,但未提供具体录音或视频证据。
这一指控迅速发酵,利物浦俱乐部通过内部渠道向欧足联提交了事件报告,要求调查,英格兰媒体《每日电讯报》援引利物浦青训营匿名人士称:“球员情绪受到严重影响,俱乐部必须严肃对待。”
面对舆论风波,法兰克福俱乐部在24小时内连发两份声明,体育总监马库斯·克勒舍在接受《图片报》采访时强调:“我们已与当值裁判组、教练及全部球员核实,确认比赛中不存在任何种族歧视行为,此类指控对年轻球员的声誉造成极大伤害,俱乐部将保留法律追诉权。”
法兰克福方面还指出,比赛全程有录像存档,愿意配合欧足联审查,德国足协(DFB)反歧视事务专员埃德加·沃尔夫表示:“若调查证实指控不实,需追究诬告者的责任。”
事件陷入“各执一词”的僵局,利物浦方面坚持球员不会无故撒谎,但未公开具体涉事球员姓名或比赛细节;法兰克福则质疑爆料动机,认为可能是对手施压的战术。
欧洲反种族主义组织“FARE Network”呼吁冷静:“青训赛事应成为包容的榜样,但指控需基于确凿证据。”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德国足坛已发生多起类似争议,2024年3月,德乙汉诺威96因球迷种族歧视被罚款,而虚假指控案例亦时有发生。
此次事件暴露出青年足球管理的多重挑战,种族歧视必须“零容忍”;缺乏即时证据的指控可能让无辜球员背负污名,欧足联现行规定要求主裁判在比赛中直接记录歧视行为,但封闭友谊赛往往监管松散。
德国足球职业联盟(DFL)青训主管托马斯·阿尔布雷希特提议:“所有梯队比赛应配备独立监督员,并强制保存音视频记录。”利物浦名宿卡拉格则在社交媒体发声:“年轻球员需要更干净的环境,但指控必须严谨。”
据《图片报》透露,欧足联已启动初步调查,若无法调解,可能移交国际足联伦理委员会,法律专家分析,若诬告成立,爆料者可能面临诽谤诉讼;若指控属实,法兰克福将面临罚款甚至空场处罚。
事件另一焦点在于涉事球员的心理干预,利物浦U19教练组已为队员安排心理辅导,法兰克福则计划对自家球员进行反歧视教育,克勒舍坦言:“无论结果如何,这件事提醒我们——足球场上的尊重教育永不能松懈。”
这场风波再次将足球运动的阴暗面推向台前,在竞技体育高速商业化的今天,青年赛事不仅是人才的摇篮,更承载着塑造价值观的责任,种族歧视与虚假指控如同双刃剑,唯有完善制度、透明处理,才能守护绿茵场的纯粹。
(完)